乐天使





      【人民日报】“我已爱上青岛” ——记津巴布韦50名学生留学青岛

      浏览: 时间:2016-10-09
      津巴布韦留学生就读的中国海洋大学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国际化战略作为支撑学校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  ,除了与国际一流大学及海洋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学校也十分重视与发展中国家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里有美丽的大海、温馨的校园,我已爱上青岛 。”日前 ,津巴布韦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项目开学典礼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19岁的蒙娜丽莎作为学生代表上台演讲,对青岛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从今年9月开始,包括蒙娜丽莎在内的50名津巴布韦学生将在海大留学四年,学习汉语言 、经贸、工商管理等本科专业。

        据了解 ,津巴布韦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项目由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和青岛恒顺众昇集团共同出资,从2016年起 ,连续3年每年资助50—100名津巴布韦学生到中国海洋大学学习 。2016年首批50名学生将分别进入海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进行为期四年的本科学习。

        对于津巴布韦的贫困学生来说 ,总统奖学金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希望。据津巴布韦信息广电部部长、总统奖学金执行董事克里斯托弗·池度缇·穆绍威介绍,该奖学金设立于1995年,在全国10个省份平均分配名额 ,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 ,资助那些成绩优异的“寒门学子”出国深造  。从1995年至2015年,已经有320名津巴布韦学生获得资助,来中国学习。

        蒙娜丽莎自2014年中学毕业后,便因窘迫的家境难以继续读大学,只能一直打工赚取学费。未来四年,她将在海大学习中文 :“都说中文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我很想挑战它。”

        与蒙娜丽莎一样 ,瑞琪也是一名幸运儿。在家里的时候,她和父母及两个兄弟姐妹挤住在一间只有大约10平方米的水泥小屋里,因为地处偏远没有交通,她的弟弟妹妹每天上学来回要走一个小时左右。为了贴补家用 ,瑞琪高中毕业后一直四处打工。因为成绩优秀,她荣幸地成为50名留学生之一。未来四年,瑞琪将在中国海洋大学就读国际贸易专业。

        津巴布韦留学生就读的中国海洋大学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国际化战略作为支撑学校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除了与国际一流大学及海洋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学校也十分重视与发展中国家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自1950年招收留学生以来,学校累计培养各类留学生18000多人,2015年在校留学生数达1200多人,来自全球69个国家。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表示,学校将以国际化思维培养留学生 ,引导留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与中国学生多交流,充分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该留学项目得到了中国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副司长曹甲昌的高度评价。他表示,由青岛恒顺众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资助津巴布韦优秀学生来华留学项目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得到中津双方高度重视,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专门为留学生举办欢送会 。希望留学生学有所成,为津巴布韦的建设、为中津关系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成为传播中津文化、促进中津交流的友好使者。

        在当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青岛不断加强与非洲的经贸往来。此次留学项目的资助企业恒顺众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是积极的行动派 。2015年7月,津巴布韦副总统姆南加古瓦一行访问青岛 ,与青岛签署关于《津巴布韦经济特区与工业园项目的六方谅解备忘录》 ,确立以青岛恒顺众昇集团为主体,在津巴布韦建设恒顺众昇工业园暨经济特区。

        恒顺众昇集团总裁贾晓钰表示,“一带一路”战略的号角吹响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跃跃欲试想要“走出去”,他们最大的顾虑是政治、经济、法制等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的水土不服,海外产业园区应运而生,以恒顺众昇工业园暨经济特区为代表的海外产业园区担起了拓荒者的角色 :“我们打造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将国内开发区的管理理念移植到海外园区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学习成本 ,让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变得更顺畅。”

      1_20230717_16895961173743220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29日   第 02 版)

      https://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6-09/29/content_1716059.htm





        XML地图